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会、企业科协之窗 - 学术活动 - 正文

椒江沿海地区桉树引种栽培技术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15:45:41 来源: 阅读次数:5494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树种的统称,自然分布于大洋洲,1770年始被发现并命名。虽然桉树被人们所认识时间仅有240多年,由于桉树具有主干通直高大,生长迅速,四季常绿,树形美观,枝叶间常分泌芳香油,有清新空气改善环境的功能,材质优良,用途广泛等诸多优良特性。已经成为世界上引种栽培地域最广泛,人工造林面积最多的树种之一。世界上地处热带和亚热带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广泛地引种栽培桉树,成为主要人工造林树种。

桉树自1890年引入中国,在我国引种栽培已有120多年,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苏、上海和台湾、香港、澳门等省、区、市,均有引种栽培,成为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人工造林树种之一。全国桉树人工林面积已达3000万亩以上。

浙江省乐清市1931年引种栽培了细叶桉和白皮桉,1955年,平阳、乐清、金华、杭州均相继引种桉树,在1960年代初全省各地开展了群众性的引种栽培。

桉树是地球上最为速生高大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巨桉、柳桉为60m以上的高大乔木、王桉树高可达90m以上。如果能在沿海地区引种栽培,成为沿海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大力推广,就可以极大地提高防护效益,有利于推进沿海地区生态建设上新台阶。

1985年,椒江农场从乐清桉树良种繁育站引进1年生赤桉树苗,营建桉树防护林带10km。初期生长良好,1991年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冻害。

为了进一步做好桉树引种栽培的试验研究工作,1991年,椒江区农业林业局相关科技人员参加了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持的“桉属树种引种栽培的研究”协作项目,从澳大利亚、巴西和省内的乐清,引进了巨桉、柳桉的10多个种源,为了增强引进树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采用露地育苗,进行苗期筛选,在椒江农场营建引种试验示范林,生长良好。2004年3月,项目负责人通过对广东、广西、四川、福建等地的调查考察后来到了椒江,原来认为椒江是桉树的非适宜生长区,巨桉和柳桉的引种栽培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经过实地观测调查后,发现椒江农场的巨桉(柳桉)引种试验示范林,在全国10多个引种试验示范基地中是生长最好的。并确定将椒江农场的巨桉(柳桉)试验示范林改建成全国唯一可以生产经过遗传改良的巨桉种子的采种母树林。已为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四川、重庆、江苏、上海等地提供经过遗传改良的巨桉种子70多kg。

    通过在椒江沿海地区的引种栽培,首先发现了巨桉的抗风能力,耐盐碱能力,抗污染能力和抗寒能力。自2002年以来,已选择巨桉为椒江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沿海医化工业园区环境绿化的主要树种大力推广。

巨桉抗风能力强

桉树根系发达,主根明显,小枝柔软,叶片下垂,抗风力强。巨桉可以抵御12级以上的强台风。2004年,“云娜”台风在椒江附近沿海地区登陆,最大风力达14级以上。椒江农场1991年营造的巨桉(柳桉)引种试验示范林,树高已达20m以上。台风过境后进行调查,巨桉的小枝条和叶片大多被狂风刮落,而没有发现1棵倒折的树木。足以说明巨桉的抗风能力是很强的,自2002年在椒江沿海地区推广大面积造林以来,5年以上生的树木基本上没有发现受风害现象。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沿海防护林树种。

巨桉可以在重盐渍土上生长

巨桉在含盐量6‰-8‰的重盐渍土可以正常生长。椒江九塘和椒江十塘护塘地营造桉树防护林的造林地,土壤含盐量均在6‰以上,分别于2008年和2011年营造以巨桉为主要树种的基干防护林带,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普遍生长良好,没有发现幼树黄化现象。2016年观测调查,平均树高已分别达到13.7m和8.7m,年均生长量分别为1.71m和1.74m。生长是非常迅速的,可以选为沿海粘质重盐渍土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大力推广。

巨桉抗污染能力特强

医药行业是椒江区的主要支柱产业。建于沿海滩涂围垦区的椒江沿海医化工业园区,由于受大风、盐风盐雾、土壤盐碱和化工废水废气的影响,缺乏适宜生长的乔木树种。在2002年以前,在总面积为3km2的整个椒江沿海医化工业园区内,找不到1棵5m以上高的树木。由于缺乏树木的阻隔,医化园区的废气污染不断地向城区和平原农区扩散,致使椒江城区的人居环境条件和平原地区的农业生态条件受到严重的影响。广大市民要求医化工业园区停产和整体搬迁的呼声十分强烈。正当区委区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整治医化行业和改善环境的议题,有关科技人员提出引种优良速生高大的常绿乔木树种为医化园区和附近平原地区绿化的主要树种,通过树木的阻隔、吸收和净化,环境条件可以得到改善的建议。2001年,在医化工业园区建立苗圃,引种巨桉、柳桉、邓恩桉等优良速生高大常绿的阔叶乔木树种为主要环境绿化树种。通过医化工业园区的综合整治和环境绿化,环境条件有了显著地改善,医化行业也得以健康发展。

2003年,在海正药业集团岩头工业园区的九条河岸,利用受到严重化工污染的九条河疏浚挖掘出来的淤泥营建桉树防护林带,达到当年造林当年成林当年发挥效益的目标。2016年观测调查,生长十分良好,13年生平均树高达19.0m,年均生长量1.46m。由此可见,按树抗污染能力是特强的,适宜选为工业园区绿化的主要树种。

巨桉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1991年,在椒江沿海地区初次引种巨桉,苗木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通过苗期筛选的巨桉,造林后没有再发现受冻现象。

1999年1月,椒江出现了-7.1℃的极低气温,巨桉引种试验示范林没有发现受冻害的树木。

2016年初,椒江沿海地区出现了罕见的-8℃以下的低温,根据当年对营造在椒江九条河岸的不同种类的三个区段桉树防护林树木受冻害情况观测调查的结果,不同树种,受冻害现象大不相同。

2003年营造的巨桉防护林,没有发现1棵受冻害现象的树木。根据调查分析,巨桉选自椒江当地经过遗传改良的优良种源,抗寒能力有了明显的增强。不但适宜在椒江区沿海大力发展,而且也是可供继续北移引种栽培的优良树种。

2003年营造的邓恩桉防护林,受1-2级冻害的树木达23%。为什么同一时期营造的同一条防护林带,巨桉没有受冻害,而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抗寒能力比巨桉更强的邓恩桉反而受冻害了呢?根据调查分析,邓恩桉的种源来自澳大利亚,首次引种到椒江,需要进一步进行遗传改良和选育。

2002年由浙江省林科院提供的采用高科技手段培育的容器苗营造的“耐寒桉树引种试验示范林”,受2-3级冻害的树木为100%。其主要原因,是从外地引进的树种和种源,生态适应性差,又缺乏研究采取生产中适用的引种栽培技术。建议有关研究人员在开展桉树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树种和种源的选择,并研究采取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引种栽培技术措施。

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可以了解到,椒江沿海地区桉树引种栽培技术研究工作是十分成功的,已在椒江沿海地区引种栽培取得成功的巨桉、柳桉、邓恩桉等优良树种,是适宜在浙江省沿海地区适当推广的。